新闻中心

N
ews

应用型高校面临着哪些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2019-01-29点击:2578

在当下教育信息化已经 步入“2.0”时代的背景下,高教发展科学化、教育技术智能化、 人才培养精准化的要求更加明确,信息化建设在计算机与网络 硬件基础阶段之后,经历从综合信息系统阶段向智慧校园阶段 过渡,已经逐步转向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和决策提 供科学咨询。 

智慧校园是将云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 融合应用于校园建设、事业发展,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 源共享的校园一体化管理及服务平台。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通 过加强学校主要状态数据的搜集、管理,达到以下目的:


  • 第一, 为学校出台相关文件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咨询;

  • 第二,提高学校 管理队伍效能,促进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综合改革;

  • 第三,促进 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学校发展思路,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 第四,打通“信息壁垒”,促进学校资源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有 利于推动学校转型。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3 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集成、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 应用。作为立足服务地方发展,以原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为 主体前身的应用型高校需要从政策、资金、队伍等各方面加大 改革,才能提高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进而保障基于数据基础的决策更加科学,并有利于提高管理绩效,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建设顺利进行。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概况

信息环境建设

信息环境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 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应用型高校信息环境是信息 环境的具体表现,是应用型高校信息、传播方式及其管理机制 的总和。2017 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教育信息化 发展“十三五”规划》,全省独立建制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 10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 82%。预计到 2020 年,省级建成 100 所智慧校园和 300 个“未来教室”,培育 500 个智慧教育项 目;各地市建成不少于 10 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30 间未来 教室样板、30 个智慧教育示范项目。

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在日常的教 育教学活动中引入信息化手段,以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不断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主要体现 为多媒体设备、图书馆,在软件上主要体现为校园网、教学管理 服务平台、数据库、数字资源、相关链接以及虚拟化平台建设等。

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在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 务信息平台、资产管理系统等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应用型高校 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 OA 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办事大厅、迎新 服务管理系统、综合学工管理系统、电子离校管理系统、综合教 务管理系统、教工信息平台、财务信息化平台、科研管理系统、 数字图书馆、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各类平台的搭建和建设。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不清晰

与“双一流”、高水平理工科建设高校等单位相比,应用型 高校专项经费支持不足,缺少体系发展的背景支持,长期缺乏 整体规划和宏观设计,“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普遍存在数 据来源多样、信息各成壁垒、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部分系 统功能重复,系统之间未有效打通,导致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 息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功能很难实现,在一定 程度上导致了建设重复和资源浪费。

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发布进一 步加快了应用型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对教学、科 研、管理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但受到管理机制的限制,作为 建设承担任务的主体权责不够明确,应用型高校自身的管理维 护能力明显滞后,维护技术人员不足,也缺失二级部门信息化 管理队伍,导致学校整体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不高,各类应用 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不能及时到位,故障发 生的概率较高。

信息化建设数据共享不充分

缺乏全局总体考虑在应用型高校中普遍存在。应用系统大 都是从部门、基层的视角来开发实施,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人 员开发完成,对于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也带有明显的时段特征。 这些虽然不是主观意愿,但客观上人为地割断了学校各院系、 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导致系统间无 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信息化建设运行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智慧校园阶 段,然而应用型高校受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管理机制的影 响,不同应用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平台,应用系统缺乏集成。 在现有的教学信息平台中,大多数的系统可以直接访问,但是 相互间的数据和功能如数据交换等,需要人为后续处理,“智 慧化校园”建设还没有完全实现校级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资 源共享和交换体系。随着校园网应用资源越来越多,学校对于 数据共享越来越迫切,其对学校实现发展目标、强化办学特色 的约束更加明显。


本文来源:CNKI,作者:万鑫,陈志华,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