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
ews

权威解读丨2018语文:紧扣“立德树人”,奏响新时代旋律

2018-06-14点击:2272

紧扣立德树人,奏响新时代旋律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

陈凯芳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试卷,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养,重点检测了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去年相比,试题稳中有变化,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特点;同时,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正能量,奏响新时代的主旋律;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弘扬传统文化,渗透中华精神等。


1稳中有变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三套试卷总体考核版块未变,仍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等四大版块;试卷总题量未变,仍为22道题;试卷文字阅读总量未变,仍保持在9000字左右。不过,和去年相比,也有些许变化,如有些小题的赋分有变,选择题取消了所有的多项选择,共减4分;而文学类本文阅读第5小题增加了1分,实用类文本阅读第9小题增加了2分,第16小题默写填空增加了1分。考核的形式有变,语言文字运用题之成语、病句和补写变成了在同一综合材料中进行考查,增加了语言得体题的判断与修改,全国卷Ⅰ和卷Ⅲ也增加了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述题,卷Ⅱ增加了根据示例仿写题等,基本取消了2017年逻辑推理题的考查。这一切均体现了2018年全国卷稳中有变化,年年有创新的高考命题原则。


2弘扬正能量,紧扣“立德树人”任务


全国卷Ⅰ中的文学类阅读考查材料为阿成的《赵一曼女士》,可以称得上是一篇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实用类阅读的三则材料,推介了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卓越成就,让每个考生读后引以为自豪。尤其是作文,“世纪宝宝中国梦”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卷Ⅱ在语言文字运用题中将“奋斗”“团结”“同舟共济”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词作为仿写的内容,很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卷Ⅲ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可以引导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


3弘扬传统文化,渗透中华精神


全国卷Ⅰ论述类阅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分析“新子学”的两大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欲弘扬先秦诸子思想精华之良苦用心;卷Ⅱ文言文阅读选自《后汉书·王涣传》,激发学生对这段史实的了解,感受到古人勇于担当,又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古代诗歌阅读选自陆游的诗作,让考生真切学习他的伟大爱国情怀,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名篇名句默写来自对孟子、白居易、苏轼等人的经典作品的考查;卷Ⅲ考查《宋史·范纯礼传》,王建《精卫词》,《荀子·劝学》、诸葛亮《出师表》、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传统文化的“影子”时隐时现,在这“影子”的背后,渗透着我们中华的精神力量,这又一次体现高考语文命题一贯原则。


4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


试题继续保持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风格,着眼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作文材料角度多样,给学生写作时立意、选材、结构的选择空间较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积累,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让每位考生都能在自己的层面对写作能力充分发挥。另外全国三套试题重视语境创设,第17到19题共用一段材料,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和表达能力;其次,更加灵活、更注重细节的考查,如第20题修改词语,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把握能力,而第21题的仿写或图文转换相对于去年的逻辑推理更具挑战性。这些试题均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2018年全国卷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想都极具时代性,反映了新时代需要的主旋律,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2018年6月9日